金属表面加工常用方法之高频表面淬火

 金属表面加工     |      2018-05-15 14:59
高频淬火多数用于零部件的金属表面加工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将工件放在用空心铜管绕成的感应器内,通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后,在工件表面形成同频率的的感应电流,将零件表面或局部迅速加热(几秒钟内即可升温800~1000℃,心部仍接近室温)若干秒钟后迅速立即喷(浸)水冷却(或喷浸油冷却)完成浸火工作,使工件表面或局部达到相应的硬度要求。

高频表面淬火
 
高频淬火是把模具置于一个交变磁场中, 模具产生感应电流而被加热。电流频率越高,电流加热层愈薄。淬火以后,由于奥氏体化是在较大的过热度下进行的,因此晶核多,不易长大,淬火后组织为细隐晶马氏体。表面硬度高,比一般淬火提高HRC2-3,而且脆性较低。显著提高模具的疲劳强度,小尺寸模具可以提高1-2倍,大件也可以提高20%-30%。加热温度和淬硬层厚度易控制,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形状复杂的模具处理比较困难。
 
火焰表面淬火
火焰表面淬火是用乙炔-氧或煤气-氧等 火焰加热模具表面。火焰温度很高(3 000 ℃以上),能将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空冷或立即用水喷射冷却。调节加热时间和冷却速度可以调节淬硬层厚度和硬度。和高频表面淬火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生产率低,模具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过热,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因此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和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具的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淬火
激光用于模具表面的处理方法包括激光 相变硬化(LTH)、激光表面涂覆及合金化(LCS/LSA)、激光表面融化处理(LSM)、激光冲击(LSH)和激光非晶化等。目前激光相变硬化和激光表面涂覆及合金化已被研究应用于提高模具寿命。其中激光相变硬化应用较为广泛。激光相变硬化(激光淬火)是利用激光辐照到金属表面,使其表面迅速升温达到相变温度而形成奥氏体,当激光束离开后,利用金属本身的热传导而发生“自淬火”,使金属表面发生马氏体转变。与传统的淬火方法相比,激光淬火是在较高的温度梯度下进行的,在表面形成了一层硬度极高的特殊淬火组织。淬火层的硬度比普通淬火的硬度还高15 %-20 %,淬硬层深度可达0.1-2.5 mm。因此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如对T8A钢制冲头和Cr12Mo钢制的凹模进行激光硬化处理后,由冲压2.5万件提高到10万件。   
喷丸强化和加工硬化也是模具表面处理常用的金属表面加工方法